![](images/team/linebai.jpg)
![](images/team/linebai.jpg)
(接上)C:首先,我觉得作为设计师,需要将自己设置于国际大品牌创造者这样一个身份高度或者说是社会责任中,你才能高瞻远瞩,才能在品牌领域有所建树,才能多创造一些国际性大牌,日本是一个受资源而中国在传统风一面占比较大的比重;日本文字结构的开放性和个性也更加丰富和现代了他们的平面设计;其次,就是他们在设计风格的取向方面,无疑是走在全球前列的,特别是其与国际化接轨,国际化的风格,品牌意识与设计理念,像日本的一些国际知名大品牌,TOSHIBA、Panasonic、Canon等等大家都耳闻目见,这些品牌都是极富国际视野,极注重设计的,也很国际化,加之他们的专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许多设计大师值得我们去学习,如福田繁雄、原研哉、深泽直人,新村则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标榜,包括这些大师的一些书籍,都有仔细品观,如石原义久先生的《创意之道》,原研哉先生的《设计中的设计》等。
G:的确日本平面设计界在全世界影响巨大,在我们国内,您认为目前我们周边看到的平面范围内能称得上设计的比重大概是多少?
C:哈哈,这个问题没有去统计,也没法去统计是事实,但非要说个比例,我认为大概在20%左右吧,也就是说,5家企业里基本上会有1家是重视设计的,现在比过去要进步很多,过去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平面设计开始萌芽,经济的驱动也推动着平面设计相关产业的前进与兴起,我们好像可以很清晰地划分一条界线,也就是说像我们口头经常说的70,80,90年代的设计,因为那个时期,特别是中国刚开始有了平面设计这一概念时期,当初还不具备电脑工具,后来渐渐地发展到了电脑替代了手工,其实设计的审美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所以设计的形式最初不会是像今天这么讲究,当时的审美只停留在那个普通阶段,慢慢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有了很多变化,这是大家能有目共睹的,但总的说,过去和今天设计占的比重在设计行业看来都是不高的。
G:那过去和今天设计比重仍然不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C:过去设计占的比重少,是因为一方面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结识平面设计这个现象,也是说过去只有少数比较大或活跃的企业有些意识到品牌概念,或者说需要品牌形象来辅助运营,来发展,这样长远考虑的企事业单位只存在于少数;另一方面,过去经济能力及地域上的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活跃,所以这部分地区应用设计、接触设计的程度相对内地要高,以至于沿海地区的设计相对于内地会显得更为活跃,也有这个因素,如深圳,临近香港,香港融合国外的设计思潮,东西合璧,深圳这就好比一个信息中转站,映射内地。今天,为什么还会存在设计比重不高的情形,我认为,与一些企业决策层观念更新慢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很大关联,许多企业决策层难免会混淆这样两个概念:也就是设计上的“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清晰的区分两者的,找设计公司进行品牌设计,是对企业自身的一种“形象包装”,那么,这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去消费,花费了多少钱,所以为什么我们也经常在谈客户的过程中说服客户找优质的设计公司来配套设计,因为投资是为了希望获得好的回报,你的投资是应该要有回报的,所以应该转变一些观念,并非像消费那样只能光看到资金的耗费,其实适当的投资自身非常有必要,带来的回报远不止你付出的;决策层在审美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大因素,其实找设计公司应留给设计方去思考,去把握,某些不适当的建议并非能给设计带来美感与创新;此外,还有就是企业对设计的不重视,用最低投入换取不堪一睹的设计成果,特别是泛滥的网络平台,如一些在线设计之类的,虽然活跃了设计线上模式,但是鱼龙混杂,也是一大原因,我们就遇到过很多客户二次找设计。
G:你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出色的设计?
C:出色的设计,是能给客户带动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能带回价值的设计,还有,使用期限的长久与否,也是衡量一个设计失败与成功的标准,有的设计师,顾了艺术,而忽略了商业价值的一面,表面设计花俏,但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与信赖,不算一个优秀合格的商业设计,要弄清楚,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是商业设计,而非纯艺术,符合于定位是关键,还要设计不在短期内被迭代。出众也强调要做到没有之一,我们会持续努力做好设计。
G:你是如何看待目前的设计市场,未来的设计前景怎么样,有信心吗?
C:关于目前的设计市场,是比较混乱的,至于混乱的现象和原因我不想说太多,只想肯定一点的是,未来的社会肯定是越来越重视“品牌包装”设计的,设计市场的两级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坚持设计质量优先的优秀的设计公司必然会占领市场大的份额,一些